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23日讯 眼下正值玉米、大豆、生姜等作物管理的关键时期,为保障农作物健康生长,潍坊昌邑市的农业技术人员冒高温战酷暑,奔走于田间地头,为农作物“把脉”,给农民送“良方”,指导农民科学进行田间管理。
龙池镇马渠村魏女士打来求助电话,称其位于村东的40余亩玉米出现滞长分叉、拧芯抽不出新叶、叶片黄化等症状,请求农技人员进行指导帮助。7月16日农技人员宫瑞杰、于金山、侯海霞等一大早就来到她家的玉米田,仔细查看玉米性状,详细询问用药用肥等情况,分析玉米生长异常的原因,并耐心为她释疑答惑。原来都是因为使用除草剂惹的祸,“喷洒除草剂后,连续多天的高温致使玉米发生药害,才出现滞长、分叉等症状,前几天下了雨,症状已经有效缓解,所以不要过度担心。建议你再打一遍叶面肥和芸苔素,后期水肥管理,促进玉米生长,可以最大限度减轻损失。”宫瑞杰耐心地解释着,魏女士连连道谢。
7月17日,在柳疃镇青阜农业综合体的大豆玉米复合种植试验田里,农技人员于金山、侯海霞等正在查看玉米、大豆的生长情况,并认真记录各项数据。于金山介绍说:“为提高复合种植的经济效益,试验田里进行了多种模式的对比试验,并分阶段进行数据的收集,以便探索最佳的种植模式。当前玉米处于小喇叭口时期,田间管理至关重要,要注意做好化控,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视实际情况做好病虫害综合防治和水肥管理,搭好丰产丰收的架子。”今年青阜农业综合体承担了潍坊市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综合效益提升的试验工作,复合种植地块2600亩,试验田面积200亩,成方连片的大豆和玉米长势良好,虽然烈日炙烤下,叶片略显单薄,但随着旱情的缓解,作物迎来快速成长期,大田里墨绿色的茎叶沙沙作响,生机盎然。
作为生姜的主产区之一,昌邑市的生姜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十万亩,当前高温高湿的天气条件下,如何抓好田间管理?近日,农技人员杨瑶华、宫瑞杰来到了都昌街道南褚村韩庆华的生姜田里,为他介绍着当前生姜的管理要点:“降雨后高温高湿的环境容易造成病害高发,加重害虫防控难度,应重点做好斑点病、炭疽病等叶部病害及细菌性病害的预防,虫害应重点防治甜菜夜蛾、钻心虫、棉铃虫等。”韩庆华连连点头:生姜种植效益高,管理难度大是不争的事实,自己虽然种了多年的生姜,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但是农技专家来田间进行技术指导,就像送来了“及时雨”,自己对生姜中后期管理有了更多底气,今后自己必须学科技、用科技,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昌邑市按照“万人下乡、稳粮保供”的部署要求,组织农技、植保、土肥、蔬菜、果茶等方面的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做好防暑降温、病虫害防控以及防涝排险等工作,借助微信公众号和办公平台等,及时发布天气、水情、农技指导等方面的信息,普及农业防灾减灾技术知识,提高农民的科学管理水平,为秋季作物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闪电新闻记者 于刚 通讯员 韩金亮 王静文 潍坊报道
哪个证券公司可以加杠杆,股票配资策略官网,信德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